陕西特色小吃——酣水面-西安唯典小吃培训
 

陕西美食

陕西特色小吃——酣水面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西安唯典小吃培训

西安的历史 说不完,特色小吃 解解馋。   

肉丸糊辣汤、那是早点,羊肉泡馍、才是正餐。   

葫芦头、酣水面、有人想 却没胆。   

夹馍凉皮配稀饭,老碗的biangbiang面最划算!

“葫芦头、酣水面、有人想 却没胆”,是说这两种小吃味道很好,很多人都喜欢吃都想吃,但心里有阴影不敢吃。

陕西特色小吃之——酣水面

酣水面

葫芦头泡馍的葫芦头指的是猪大肠接近肛门那一段,酣水面的酣水指的是口水,下面来自西安唯典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酣水面。

酣水面,又叫哈水面、汤汤面、浇汤面、长面、碗碗面、一口香等,比较正规的叫法,称之为涎水面。涎(音咸)水,即口水、酣水、哈喇子。在陕西扶风、岐山、武功、杨凌、眉县等县、区以及周至、乾县、兴平部分乡镇,流行酣水面。这种面食,只吃面,不喝汤;剩下的汤倒回锅里,烧煎以后,再盛入捞有面条的碗里,端到桌上,供客人食用。每碗面的面条很少,只有一箸头的量。一箸挑尽后,就有专人把碗端走,把汤回锅,再捞面,再盛汤,再往桌上端。一般饭量的人,要吃一二十碗;吃几十碗的也有。有专人烧锅、下面、捞面、对汤、浇汤、端碗。只吃面,不喝汤;把汤回锅,反复使用,难免口水相溶,因此就把这种吃法的面叫酣水面。有人觉得这种说法不美,就另创版本:把它叫酣水面,是因为这面很香,一闻到这香味,就馋得流口水,因而得名。

陕西特色小吃之——酣水面

把碗中的汤倒回

为什么会出现只吃面不喝汤的酣水面呢?有不同说法:

一 . 相传周文王曾经猎杀一只蛟龙(蟒),用大锅煮了一锅肉,与乡亲共享。人多肉少,可能会有吃不上肉的。于是,周文王要求只吃肉,不喝汤,把汤倒回锅里。后来的人,没有肉可吃了,喝点汤也行。文王把这种吃法,叫做吃和气饭。

二 . 穷苦人家受经济所限,买不起更多的肉、菜、调料,做更多的汤。因此采用只吃面,不喝汤,让汤回锅再用,能省点钱;

三. 扶风、岐山、武功等地一些旱塬地区缺水,只吃面,不喝汤,让汤再使用,就能节省一些水。

哪种说法靠谱?谁也说不上。

陕西特色小吃之——酣水面

面汤重新加工

西府(关中分为东府和西府,咸阳以西,古称西府)人吃酣水面很讲究:面要细,汤要煎、油要汪、调味要重。凡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老人做寿、儿女婚事,酣水面是待客主餐,绝对少不了,而且要做得大气高端。主家非常重视,一般都邀请大厨做臊子、调汤。臊子有底菜和漂菜之分:肉丁、黄花、木耳、红萝卜等叫底菜;姜末、葱花等为漂菜。

改革开放后,听说用酣水面待客已经商业化,专门有服务团队帮你备料,帮你做臊子、调汤;只要说出要招待的人数,主家只给钱就行,准帮你搞定。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年轻人已经担心吃酣水面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开始抵制了。政府部门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希望改变吃法。

陕西特色小吃之——酣水面

把面臊子重新装碗

2010年,眉县常兴镇政府张榜告示:凡不用酣水面待客的,前6名,每人奖励500元。镇政府原以为奖金不够用,结果,一个奖也没发出去。老乡们难舍千年习俗,不想改。 其实酣水面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不卫生。从饭桌上端回的汤,要先倒在一个大缸里沉淀,上层的汤,倒入大锅加热、烧至滚开才用;下层的沉淀物,全部倒掉;老人、小孩吃剩的汤,不加工,直接倒掉。这就基本保证回锅汤不至于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恶心。 当地一些有识之士,对酣水面的去留也有一番见解,认为对酣水面的吃法,不能简单地说它是一种陋习;能流行几千年,肯定有它的优势在,蕴含着深厚的饮食文化,是一种千年民俗。我们只能对它进行改进,不能粗暴地进行根除。我认为,这个观点,不但适用于酣水面,也适用于对待其他形形色色、流行了上百成千年的其它民俗。

西安唯典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在陕西乾县吃过一次,第一碗的时候我们同事都不吃辣椒就我吃辣椒,汤都红了别人的是白汤,第二碗看到大家的都成了辣椒汤才明白,真是见识了正宗的酣水面,都吃不下去了。 酣水面,你敢吃吗?有何感想?

陕西特色小吃之——酣水面

想了解和学习正宗陕西小吃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18109282056,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的小编会不定期的发表一些陕西传统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西安唯典学小吃哟,小编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绍过各种小吃技术、配方、设备、文化、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