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是指陕西南部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大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从西往东依次是汉中、安康、商洛三地。陕南的汉中、安康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南方地区特征,主要栽种水稻,盛产桔子、茶叶。汉中、安康尤其是汉中,接近四川、重庆,通常采用四川、重庆方言。
陕南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主要河流为丹江,属于汉江流域的一部分,有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以及秦楚文化融合的人文特征,商洛北部的方言接近陕西官话(中原官话的一种,也称为关中话),西部、南部各县方言比较多,分布有:下湖话、客家语、江淮话、西南官话,呈现出南北方言荟萃的特点,有“秦风楚韵”之称。
在饮食文化上,陕南的饮食如其地理特色,偏南方色彩但又有变化。比如紧靠四川,口味喜辣却不重麻;北接关中,同食馍面却有特色。如此说来,秦岭以南的陕南,不仅丰富了三秦的饮食文化,还为关中地区乃至整个陕西提供了的饮食选择。一个陕南地区,到底孕育了多少舌尖上的美味,下面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给您介绍一下。
汉中面皮,是陕西南部汉中地区著名特色小吃。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
当地多热食,称热面皮,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当地称冷面皮或凉面皮)。配菜(底垫子)主要有黄豆芽、土豆丝、黄瓜丝、胡萝卜丝、芹菜、菠菜等时令小蔬,口感软糯,香辣。不需即时食用时还可以晾干后油炸食用。也有烩,炒等吃法。
汉中面皮一般采用米浆为原料,偶尔也用面粉直接调浆(当地称“面面皮”),或在米浆、面浆中混入土豆淀粉或红薯淀粉增强韧性,未强调“面面皮”的均为米浆制作。
安康蒸面是安康地方小吃中的代表。只要是安康人或者在安康生活过或者跟安康有过关联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食用安康蒸面,及至定居他乡后回安康探亲访友或出差归来,通常想品尝享用的第一食物就是蒸面。
炕炕馍是汉阴民间的一种特色小吃,分布区域以月河川道蒲溪、涧池、平梁,汉江两岸汉阳、漩涡,北山双河、铁佛、酒店等乡镇为主,据有关史料考证已有千余年历史。炕炕馍又叫芝麻饼,是一种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
圆形似满月,叫作圆炕炕,碗口大小,边厚中薄;长形似神牌,叫做长炕炕。一面有芝麻者谓之“一面麻”;两面有芝麻者谓之“两面麻”。饼上隔指许,剁有似断非断的刀印,一为美观,二为食用方便。汉阴炕炕馍,营养丰富,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栈喷香。信手拿起一个,敲击“砰砰”有声;倘若失手落地,则跌为碎片。老幼皆宜食用。更兼它两面炭火烘烤,入水不变形,久放不变质。
在安康岚皋,有着最适合谷雨时节吃的B族维生素食物,它们就是岚皋四饼——苦荞饼、土豆丝饼、浆粑饼和天星米饼。苦荞饼是用高山苦荞磨成粉做成的,具有清肝明目、降血脂、降血压之功效,可以蘸蜂蜜食用,被称为“苦尽甘来”,味道极好。土豆丝饼是用岚皋当地的土豆做成,将土豆切成丝混入面糊中,再用油煎炸出锅,清香酥脆。浆粑饼是将玉米磨碎后用玉米粉做成的,是真正的粗纤维食物,营养价值极高。天星米饼是用天星米磨成粉做成的,是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的果实,比市面上的米类蛋白质含量高,是岚皋特有的小吃之一。
吃粗粮时代沿袭下来的陕西略阳美食——浆粑,是将玉米改良衍生出的特有饭食,现在仍是人们改善口味的特色饮食之一。
浆粑的做法是把嫩玉米打磨呈乳汁状,煮熟做成甜丝丝、酸溜溜的食品,叫人越吃越爱吃,吃浆粑时最好是搭些红薯或洋芋,先把红薯或洋芋放入水中煮软,再把浆粑放入开水中煮,锅里热气腾腾地股气泡,股股乳香扑鼻,令人流馋。也可以将浆粑上笼蒸成浆粑馍或是在油锅里炕成浆粑饼,又是另外一种风味。
鼓气馍是石泉的一大特产。它的正确叫法应该叫鼓气饼,因为它是烤熟的圆形面食,但石泉人长久以来叫习惯了“鼓气馍”这个名字。
打气馍的独特之处有二:首先是用上下双层的火烤馍。烤鼓气馍的灶具是两口鏊子,下面的鏊子盛馍,鏊子下面烧木炭烤馍;另一口鏊子装满燃红的木炭,盖在装馍的鏊子上面,上下两层木炭火烤馍。其次是放在馍中的面心。这面心用香油、五香面、精盐等拌成,放进生面中后,由于馍两面受热,面心膨胀,馍便向上鼓起,烤熟后就成了一面平,一面鼓成一圆包的“鼓气馍”。烤熟的鼓气馍黄亮亮的,吃起来又香又脆。
油糍儿,南方民间小吃,一种油煎的米制食品。油糍儿不知何年传入陕南,成为安康的一味传统小吃。在安康,有喊“油层儿”、亦有“油脆儿”一说,虽叫法不一,但丝毫不影响在安康人心中的那个印记。油糍儿在安康的出现,得益于安康南北交融的地理位置,更是湖广及江西移民的历史产物。
最早的油糍儿会与豌豆油糍儿相伴出现。豌豆油糍儿,油炸的豌豆被炸黄的米浆连接在一起吃起来更为酥脆,豌豆油糍儿适合单吃,而烧饼夹上油糍儿则更为美味,油糍儿的软绵油香与烧饼外层的酥脆溶于一体,一口咬下,百味千回。
核桃馍是北依秦岭,南枕巴山的陕西省宁强地区美食中历史最悠久、身份最特殊的传统小吃。清光绪26年慈禧避难时作为贡品,后流传于民间,代代兴旺。以面粉、核桃焙制而成,小如瓷盖,色金黄,入口香酥,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
此馍小如瓷盏,色橙黄,味浓郁,入口香酥,食后每一回味,便觉余香自舌中滋生。尤难得者为耐放,虽累日逾旬仍与新出堂无异,这在旧时代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因其具有如许特色,所以北上西安,南下成都的旅客,慕其名者都要买上几封,或馈赠亲友或自家品尝,以增添生活中的佳趣。
菜豆腐是汉中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绝。它最早由谁发明的已经无从考证,但坊间流传的说法是与汉高祖刘邦有关,当年刘邦被封为汉中王时就有此吃法,由此可见其历史悠久。不管它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现如今菜豆腐俨然就是汉中美食的代表。如果你来汉中朋友用菜豆腐招待你,那无疑是把你当作贵客来看待了。美食有美食的讲究,吃菜豆腐时需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极有讲究,一般是用葱花、香菜、姜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泼豆瓣酱、咸菜、红油辣子等拌匀入盘下饭。这饭菜吃起来急不得,要有章有法,一口豆腐,一口汤粥,即一口浓香,一口清香,对比换口,乱招式便走了韵味儿。先小心翼翼地呷一口热滚滚的汤,吸气品,清香自然,浸润双肋;再用筷子夹上一撮配菜抹于豆腐上,送入口中,细嚼慢咽,浓香悠长,弥漫鼻息。豆腐绵甜,汤粥酸香,小菜麻辣,那种难言之妙令人回味无穷。
粉皮子又称-片皮-,入口有咸,酸,辣,香,冲等味.吃的方法都是凉拌,嚼之光滑,柔韧,自带几分凉爽.寒热皆宜,老少喜传统得粉皮子是由生长在山上的蕨菜根茎捣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民间的制作过程是将蕨粉稀释,加微量明矾搅成糊状,舀进平底小烫锅,让烫锅浮在沸水上,随即左右旋转,让糊状浆汁均匀铺开,再放在冷开水中降温,待收汗后捞出来切成条状,色泽鲜亮,柔滑如皮条,筋丝好,有弹性.粉皮的调味非常讲究,一般都佐以少许的菠菜,豆芽,红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红油辣椒汁,及味精,颇能诱发食欲,最适合青年人的胃口。
想了解和学习正宗陕西小吃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18109282056,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的小编会不定期的发表一些陕西传统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西安唯典学小吃哟,小编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绍过各种小吃技术、配方、设备、文化、历史的!